感 谢 信
尊敬的“赢在执行”各位老师:
您们好!首先,让我代表泰康实业公司全体员工感谢您们的辛勤付出和谆谆教导!感谢您们为太康实业的发展、壮大所立下的汗马功劳!您们辛苦了!
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,经过多方考证,决定聘请广州“赢在执行”来我司进行管理变革。2006年4月8日,在孙老师的带领下,以罗执老师、海滨、梁书萍老师 为首的专家团队正式进驻公司,历经7个月、21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,太康实业在“阵痛”中完成了一场脱胎换骨的转变,一个有章可循、团结协作的太康实业 团队就像一匹“黑马”,在塑胶五金行业中脱颖而出,成为佼佼者,太康实业产品在市场上赢得良好的口碑。管理变革带给太康实业太多的收获,具体如下:
一、 建立了“赢在执行”独创的企业管理控制理论,企业效益明显提升。
管理变革前,太康实业公司的管理体制建设残缺不全,无章可循和处事无据的现象时有发生,企业管理较为混乱,企业控制力弱。通过导入管理变革,通过应用“赢在执行”独创的企业管理控制理论,企业各项指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:
① 产量比“赢在执行”进驻调研时提高了1.5倍;
② 人均产值比“赢在执行”进驻调研时提高了1.3倍;
③ 材料成本率从调研时的74.10%,降低到现在的68.16%,降低了5.94%;
④ 采购准交率从调研时的30.33%,提升到现在的90.01%,提升了60.68%;
⑤ 仓库账、物、卡相符率从调研时的71.11%,提升到现在的97.34%,提升了26.23%;
⑥ 产品直通率(合格率)从调研时的81.76%,提升到现在的97.34%,提升了15.58%;
⑦ 装配制程返工率从调研时的30.51%,降低到现在的2.66%,降低了27.855%;
⑧ 营销订单准交率由调研时的68.6%上升为现在的95.97%。
太康实业公司能够取得如此引人注目的成就,与“赢在执行”专家团队的全身心投入及他们的爱岗敬业、求精务实精神分不开的。当企业管理人员下班后,他们却七 月如一日地每天加班加点,这给所有太康实业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太康实业要学习“赢在执行”专家、老师那种不辞辛劳、高度敬业、认真负责的精神。
变革以来,专家组共完成35份程序文件、32份岗位说明书的编制、研讨/培训、执行辅导工作,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达150多次,通过体制建设和教育培训,使太康实业公司员工形成了统一的价值观,锐意进取、敢于负责的精神在各部门、各车间已蔚然成风。
二、 提升了企业凝聚力,初步打造企业核心团队。
管理变革前,太康实业公司以“人情化”管理作为主要的管理模式,在人情管人还是制度管人这两种模式中,企业高层又以人治为主。随着企业的发展、规模的扩 大,情大于法,强调个性化而忽视标准化等问题接踵而来,企业陷入了被动管理局面。企业尽管成立了生产计划管理、物料控制部门,但也是有名无实,并没有发挥 计划应有的职能,责任不清,分工不明,职能交叉,职能错位现象在太康实业也非常普遍。尤令高层担忧的是,尽管创业数年,在市场拓展、生产规模以及资金积累 方面取得了良好业绩,但企业始终没有打造出一支核心管理团队,这不能不说是令人遗憾的失误。根据这些症状,“赢在执行”老师从公司的业务特点和人员配备的 实际情况出发,首先是重新设计了组织架构:一是建立计划物控部,使生产计划职能真正发挥核心作用;二是强化了仓库管理,让物料控制落到实处,使物料得到充 分的利用;三是重新整合了品管组织结构和生产组织结构,调整、充实了品管人员和生产一线人员;四是制定了各部门职能和各岗位职责,使管理人员“责、权、 利”明晰化。其实是强化人事行政管理职能,为企业良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,一是通过对现有人员的岗位调整,使企业管理人员各尽其才;二是举办各种企业文化活 动,营造企业文化氛围,通过举行员工生日晚会、合理化建议、企业文化宣传、“如何做一个合格员工”的演讲比赛、中秋晚会、技能擂台赛等活动,抓住人心、统 一思想、达成共识、齐心协力发展企业。“赢在执行”专家组通过培训、研讨等方式对企业管理层及普通员工进行沟通引导,整合价值观,将其统一到了“企业好, 大家好”的双赢思想上。
三、 建立了“问责”体制,导入了“上、下工序”制约、“部门”制约,建立了全员质量保障系统、全员订单交期保证系统。
长期以来,太康实业公司采取的是一种上级管下级的单一垂直管理,加之实行温和的“人情管理”,导致企业控制力薄弱。不出问题就各行其是,出了问题就相互推 诿,企业遭到损失最终由老板来“买单”。管理变革以来,“赢在执行”老师在企业建立“问责”机制,使部门与部门之间、上下工序之间、岗位与岗位之间互相监 督、相互制约,从而形成环环相扣、追究责任的“责链”。实践证明,这是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,它是一套“全员质量保证系统”和“全员订单交期保证系 统”。促使工厂上、下工序之间、部门之间开展相互制约、相互督导,形成一种良性的博弈循环。
变革后的太康实业是全新的太康实业,太康实业的变革是全方位的,取得的成绩也是全方 位的,我们为太康实业管理变革的成功感到骄傲。太康实业今天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,是“赢在执行”专家组的精心辅导培训和全体太康实业人共同努力的结果。感 谢“赢在执行”、感谢各位专家及老师、感谢所有参与太康实业管理变革的员工们,正是你们的辛勤付出,才会有太康实业的今天,谢谢你们!
最后,我们坚信,有“赢在执行”老师的用“心”指导和太康实业全体员工的支持、配合、二期管理变革的各项任务一定能够高质量地圆满完成!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!
南海太康实业电器制造有限公司
总经理
二00六年十一月八日
见证成长,迈向辉煌
——记太康实业公司管理改革
2006年4月8日星期六,在日历上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日子,对于常人来说,也是一个很平凡的日子。然而,这一天,对于太康实业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和太康实 业公司所有的员工来说,却有着非凡的意义。“赢在执行”管理专家组在经过太康实业董事会前期的慎密考察和接触后,于这一天,正式进驻太康实业公司,开始了 为期7个月的管理变革。正如“赢在执行”孙老师所讲的一样,这是一场“老板的革命”,更是一场“企业的革命”。作为太康实业公司的副总,我亲历了这场革命 并记下了太康实业公司成长史上几串深深的脚印,在此拙以文字以备后忘。
艰难的步履。太康实业公司风雨数年,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一直飘浮不定。直到2005年年底时,公司的产品经过销售部门的积极开拓,终于得到国外客户的一 定认可,产品订单开始像雪片般飞来。面对这些雪花,怎样快速融化?怎样把这些订单完成?怎么把生产力实现几何级的提升?到2006年3月份,公司领导和全 体员工都已经做得筋疲力尽了,产量也只能达到一万二千箱左右,而为这一万多箱的产量,公司的场景是:到处是没有标识的物料,到处是十分矛盾的指令;没有任 何过程生产数据,也没有什么品质体系可言;部门之间工作衔接不上,没有工作流程指引;仓库账卡物严重不相符,谁都可以去仓库拿取物料;生产订单没有评审, 该做的没做,做了的出不了货……整个工厂似乎没有了发展的动力了,有的,只是市场给我们的压力,工厂的混乱造成了公司在市场上处于极其危机的状态,这种现 象再不转变,客户就会流失,信誉就会散失。这串脚印,正如一个婴儿,举步都需要扶持着,走得很浅,很虚浮飘摇,也很坎坷蹒跚。
坚定的步伐。面对太康实业公司如此好市场机遇,面对工厂内部这样的局面,总经理刘志雄与公司高管人员毅然决定,用最快的速度练好企业内功,坦然迎接市场挑 战。在人才急缺情况下,借用外力支撑起太康实业公司的发展。正在此时,“赢在执行”管理专家们就像久旱的甘霖落到了太康实业公司。他们是一支由中小企业管 理变革专家、企业管理咨询专家和管理变革实战专家组成的专家组,他们的任务就是专为中小型企业把脉诊断,开出一剂医治企业顽疾的良方,让企业建立现代管理 制度,形成顽强拼博的团队,把企业做大做强。于是,有了4月8日的特殊,也树立了太康实业公司所有人的希望。
“赢在执行”专家组在孙耀华、海滨、罗执、梁书萍老师的带领下,进入太康实业公司的第一件事,就是利用晚上或星期天调查研究,望闻问切。他们问得很仔细也 很认真。有许多问题是我这个生产副总和许多管理人员以前从没想到过的。从人员到组织架构,从工艺到设备模具,从流程到规章制度,从环境到信息沟通……我们 看到的,是他们的笔记簿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天天忙碌的身影;我们听到的,是他们新颖的管理词汇和极富逻辑的管理理念。整整一个月的时间,公司所有的人员所 有的事项所有的角落都被专家组的专家们全部调查过,太康实业公司管理变革的战役就要打响了。我和我的管理者们一样带着紧张和期待的心情等待着这一刻的到 来。
“观念”、“心态”、“流程”,这是专家组在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后得出的几个最为关键的词语。我们管理人员当中有很多都是随同太康实业公司一起成长了多年的 老员工,在具有丰富的产品经验的同时,也同时种下了根深蒂固的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。生产不跟市场走,总是希望做出了什么销售就要卖什么就好。做起事来想怎 么方便就怎么方便,有组织无纪律的事情经常发生。观念跟不上,心态正不了,流程很混乱。专家们决定,用培训做武器,用流程做弹药,来打这场管理变革战。
于是,每周末的晚上,培训室里都是灯火通明,一个个流程制定下发培训考试,一张张奖励和处罚通知单张贴公布。太康实业公司第一次有了总经理的罚单,也有 了生产副总经理的罚单,更有了许许多多员工的奖励通告。太康实业第一次有人管理迟到早退现象,不论是谁,一视同仁。太康实业的每一个人都真正动起来了,由 身到心,由表及里……哪个环节有阻塞,专家们就马上深入探讨,在最短的时间里拿出解决方案,做出流程图,制定责任和权利相符的岗位,部署与之相称的人员, 把问题简单化处理完成。哪个人员有思想问题,专家组就立刻进行沟通,指出成绩和不足,把思想工作做到家,让他放下包袱,开动机器。专家们致力打造出工厂型 团队,孙老师精心绘出了工厂系统控制图,海滨老师雷厉风行斩钉截铁地引入上下工序制约机制,把上至总经理,下至生产员工,全部纳入工厂团队内部的激励和问 责机制。孙老师更是百忙之中,抽出时间多次来到我们公司,对我还有我的同事们进行培训,每次的培训过后,不单是理论的传道,更有实践的指导。正如孙老师说 的,我们欠缺的就是培训,把培训工作做好了,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了。对于这场可以说是暴风雨般的改革,虽然很多人不习惯,很多人有抵触情绪,但摆在大家面 前的现实成就是有目共睹的。就拿我自己来说吧,一直都认为企业只要能做出东西来,就会有出路,但我没有想过如何控制成本;如何管理人员;什么是现代企业制 度怎样规范化发展?通过这场变革,我对这些都有了深深的体会,有波折,有困难,有低潮,有阻力,专家们和公司领导们没有气馁过,没有放弃过,太康实业公司 管理变革的步伐是坚定的,是不可阻挡的。
坚实的脚印。我们来记录这样一些数字:产量由12000箱/月升到18800箱/月;单线生产量达到350箱/天;产品直通率由没有数字统计到达到变革后 的98%;成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%;物料损耗率控制在2%以内;仓库的账卡物相符率达到96%以上;发布的流程和管理办法有近35份,平均每星期1份。 我们来看这样的风景:整齐的生产现象;争执友谊的会场;物料流转有序,生产有条不紊;每一位员工都有了生日晚会上有了欢歌笑语,每月也有了优秀评比有了你 追我赶的好势头。老员工们积极调整,接受变革,新员工们百家争鸣,踊跃献计献策。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是量变之后才会变质,太康实业公司在“赢在执行”专家 组大量的管理变革措施实施之后,已经真正开始了质的飞跃。这个管理变革的脚印,我们迈得很坚实,很成功,将我们在同行业中的起跑线划在了前面。
最后,借用孙老师的一句话:一代人做一代事,做过的事必然留下痕迹,成为一段历史,成为一种回忆,物化或者固化在企业的动作中,化作企业成长的阶梯。我们 将记住“赢在执行”的老师们,他们是孙耀华、罗执、海滨、梁书萍他们留给我们的是他们的敬业、专业和永不止息的管理变革事业。我相信,“赢在执行”管理专 家们留给我们的历史和回忆,将永远载入太康实业公司的发展史册上,一直鞭策着我们奋力而前行。我更加相信,有了这次管理变革,太康实业公司将更快更强地迈 向辉煌。
赢利是企业真正的生存之道,而建立强有力的“执行体系”才能确保赢利。“态度决定一切,细节决定成败”;管理的方法有多种,而执行力却是一切管理的基础;没有控制力,就没有执行力。没有执行力,企业盈利就永远是一句空话;管理执行过程中有竞争,有对抗,有不断的冲突,有暂时的牺牲,这一切都需要整合。整合就需要强有力的控制!